双旗币在海外市场已经卖疯了 你还卖吗
1911年武昌起义辛亥革命胜利后,民国政府宣告成立,清朝灭亡,在中国持续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随之结束。民国草创之时,由于币制尚未建立,除四川改铸“汉字币”,福建改铸元宝外,主要的民国货币还是以“开国纪念币”的银、铜币为主,特别是双旗币的各种版本繁多良莠不齐,这一混乱状况自1912年在南京成立临时政府后才得以逐步改善。
双旗币产生于民国时期,民国在中国历史上仅仅存在了几十年的时间,因此,在兵荒马乱的年代,钱币在经历了无穷的岁月之后,依然可以完整地保留下来,实属不易,具有很高的文物收藏价值、历史文化价值以及艺术品鉴价值。
1914年,铜元正式改称“铜币”,民国发行的铜币与清大的区别是龙纹被换成了由稻穗组成的嘉禾纹。各省铸造的铜元大多为两面叉的国旗图案,并有“开国纪念币”或“民国铜币”字样。
无庸置疑,这种铜元的币名很明确,就是"民国开国纪念币"。根据钱币收藏界的一般共识,对一种钱币,应该把可以明确币名或显示钱币主要特征的一面称为"面",而把其相对的另一面称为"背",据此我们应该把此币能区别于前朝铜元,并具有鲜明的划时代革命和进步意义的有"民国开国纪念币"(以下简称开国纪念币)字样的一面称为面,而把其对应记值的另一面称为背。
在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的推动下,近期红色收藏再度升温,特别是向来对重大历史事件高度敏感的金银币收藏市场,短期行情也顺势火爆。清末民初机制铜币历来在集币圈里有很深的收藏底蕴。2015年4月初,一枚民国十五年陆海军大元帅纪念币样币,即张作霖纪念银币以三百三十八万元交易出;5月22日,一枚湖南省造民国双旗币以446万元成交;11月21日,一枚四川造币厂民国双旗币以二百六十八万元成交;12月12日,一枚民国开国纪念币十文母币以八百万元成交。
平凉艺术/工艺/收藏品相关信息
2021-12-30
2021-12-30
2021-12-30
2020-11-28
2020-08-27
2020-07-13
2020-07-03
2020-06-08
2020-06-06
2020-06-06